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“信仰之光——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”的第一展区,静静陈列着一件珍贵文物—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《共产党宣言》全译本。观众只需扫码,就能详细了解这部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译著。
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进程中,翻译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1920年,陈望道肩负重任,着手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。他根据日文版,同时对照英文版,克服艰苦的条件,成功完成了《共产党宣言》的第一个中文翻译。这本仅有56页的小册子,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,在建党的思想准备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。1920年8月在出版时由于排版的疏漏,印成了共党产宣言(红色封面),1920年9月的时候重新印刷出版,更正书名并改为蓝色封面,这一“红蓝之变”不仅是文字的修正,更象征着真理在中国大地逐渐清晰的传播轨迹。
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。陈望道身居陋室,一盏煤油灯、一块铺板、两条长凳,埋头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,将母亲送来的粽子蘸着墨汁吃下却浑然不觉,还连声说"真甜"。2012年11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向大家讲起陈望道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的故事,他说:“真理的味道非常甜。”
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产生巨大影响。毛泽东1936年在陕北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说:“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,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。”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。这部译著犹如黑暗中的明灯,照亮了无数革命者追求真理的道路。(文/图:吴艳/罗华)
(一审:郭千千;二审:李东花;三审:夏博文)
来源:天下韶山网
作者:吴艳
编辑:天下韶山网-吴艳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